本系教師積極申請研究計劃資助以推動系內研究發展。過去十多年來,多項研究計劃獲得資助,資助來源包括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優質教育基金及其他校外經費。本系教師研究內容廣泛,涉及語言文字、古代文獻、古典文學及現代文學範疇。在系內濃厚的研究氣氛下,本系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優秀的研究計劃,為學界注入更多新思潮。
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資助
新見北京大學藏王念孫手稿的古音與古籍研究計劃 (2023/24)
計劃名稱
新見北京大學藏王念孫手稿的古音與古籍研究計劃
撥款年份
2023/24
計劃主持
張錦少教授
其他研究成員
彭展賜博士
撥款金額
HKD$503,000
撥款機構
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
計劃概述

王念孫是清代乾嘉學術中的代表人物,他對古音的研究,對先秦、秦漢古籍的校釋,至今仍為學者肯定與採用。然而學者對王氏之學的研究,多局限在幾種已經刊刻的著作。我們近十年來收集並公布了不少各地圖書館珍藏的王氏稿抄校本,從原始材料上突破了目前的困局,成果甚豐。本計劃在此基礎上,擬將現藏北京大學的王念孫手稿整理研究,盡快發表。

本計劃的新材料是北京大學在1930年代從羅振玉手中購藏至今,共五十七冊,數量之多實屬罕見,且絕大部分從未刊印,材料彌足珍貴,饒具學術價值。本計劃將已經抄錄的手稿材料整理成《資料彙編》,然後研究手稿所見王念孫的古聲母系統,輯錄並分析王氏在手稿中所引先秦、秦漢古籍文例的校釋,配合比對王氏其他著述以及近世出土文獻,如實呈現王念孫在古音學、訓詁學、古籍校勘學等方面的實績。研究成果將上載至計劃網頁,繼續開拓並深化研究王氏之學的新里程。

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資助
古典詩、本地史與文化認同:1990年代以來香港詩詞創作比賽研究 (2023/24)
計劃名稱
古典詩、本地史與文化認同:1990年代以來香港詩詞創作比賽研究
撥款年份
2023/24
計劃主持
陳煒舜教授
其他研究成員
洪若震博士
撥款金額
HKD$456,000
撥款機構
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
計劃概述

1950年代以降的香港是舊詩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域,不僅詩壇依然活躍,諸高校中文系勉力將「詩選及習作」設置為必修課。究其原因,一是大陸易幟後大批詩人、學者南下,和本土同道于喁唱酬,且以保存傳統文化為己任;二是粵語較完善地保存了中古音系,為年輕人學習詩詞格律的過程提供了便利。

1971年,香港開始在所有政府及資助小學推行六年免費教育。1980年,改為九年免費教育,學生接受義務教育至15歲的權利得到法律保障。但與此同時,香港中小學課程大綱設計之彈性減少,學生雖能透過課本認識古典詩詞,卻鮮有學習創作的機會。此時,以中文大學中文系為首的諸科系在本科設置「詩選及習作」必修科,其重要意義就不待而言了。以中大(及其前身之三所學院)而言,歷來任教此科的曾克耑、何敬群、鍾應梅、陳湛銓、常宗豪、鄺健行、鄧仕樑、佘汝豐、吳宏一、何文匯、王晉光、黃坤堯等人多兼具學者與詩人的雙重身分,為香港高校詩詞創作教學開創、賡續了良好的傳統。

諸位教授中,何文匯長期在校內外推行「粵語正音」運動,影響頗大。他認為,懂得分辨粵語九聲,就等於懂得分辨粵語平仄;懂得分辨平仄以後,就不可不學近體詩了。熟悉近體詩的格律而多讀近體詩,不但對糾正讀音錯誤有很大幫助,還可以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因此在他的推動下,先於1990年由香港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舉辦「第一屆全港學界律詩創作比賽」,復於1991年由香港區域市政局圖書館(後併入香港公共圖書館)舉辦「第一屆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在兩岸四地,比賽的舉辦可謂開風氣之先。其後,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又於1997年舉辦「第一屆全港學界對聯創作比賽」。截至2021年夏,獲獎作品累積達1154件,古典書寫場域得以拓寬。

擔任評判者如何文匯、常宗豪、鄺健行、黃坤堯等皆為大學教師。其中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主辦的兩個比賽僅面向學界(2020年的對聯創作比賽首次開設了「國際公開組」),公共圖書館舉辦的「全港詩詞創作比賽」則分為學生組和公開組。三十年來,公開組參賽者固不乏資深詩人,而學界因參賽而加強對詩詞創作之興趣,日後成為詩人、學者、教師者也所在多有。不僅如此,三種詩詞比賽還為評判與參賽詩人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臺,不僅促進了諸人詩作的流通,也進一步帶動了詩詞創作的風氣。此外,隨著兩岸四地文化交流漸多,參賽獲獎者中也不乏非本地之研究生及本科生。他們在畢業後離去,也將詩詞創作風氣帶向香港以外。

縱然三項比賽值得深入關注、探討,但相關研究迄今並不多見。有鑑於時代推移,詩壇老輩逐漸凋零,為三項詩詞創作比賽進行專題研究,可謂刻不容緩。故本計劃之設計,正為保存香港詩詞文獻、為學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香港政府研究資助局資助
商務印書館與美育運動的跨文化脈絡研究 (1897-1940) (2023/24)
計劃名稱
商務印書館與美育運動的跨文化脈絡研究 (1897-1940)
撥款年份
2023/24
計劃主持
何杏楓教授
其他研究成員
丘庭傑博士
撥款金額
HKD$455,000
撥款機構
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
計劃概述

商務印書館(商務)是五四時期宣傳新思想和新文化的重鎮。商務響應新文化運動與美育運動的號召,曾出版大量推動美術、美學和美育的作品,將各種外國美學思想引入現代中國。

現存對美育運動的研究主要集中於蔡元培和王國維的貢獻,尤其是他們對康德、叔本華和席勒美學的接受。該時期其實尚有多種書籍與譯作曾為美育思想的傳播作出重要貢獻,但未為學界深入探討。據初步統計,與美育運動密切相關的書籍和譯著超過20本,涉及約40位較少為人論及的知識份子。

本計劃旨在探討1897-1940年間商務的出版策略如何推動美育運動,並重新審視其在中國現代美育史上的貢獻和限制。本計劃將選取相關作品進行個案研究和文本分析,查考其中美育思想的來源與流變,藉以揭示美育思想的跨文化網路。

本計劃之主要議題包括:(1)分析五四時期中國知識份子和翻譯家透過商務印書館對美育的貢獻,(2)連繫歐、俄、美、日等地的哲學與文學,探究五四美育的跨文化性,(3)從跨文化視角闡釋中國現代美育史討論的複雜性;(4)反思商務在變動的時代下推動美育所呈現的動力和張力。

關鍵詞

商務印書館 美育運動 跨文化研究 五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