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於2025年4月7日舉行2024-2025年度「對聯創作比賽」頒獎典禮。是次比賽設個人組及團體組,共徵集對聯一百九十副,經過近半年的徵稿及評審,最終選出八位個人組得獎者及四隊團體組獲獎隊伍。
頒獎典禮邀得多位嘉賓蒞臨主禮及頒獎,包括中大學輔導長高永雄教授、崇基學院輔導長吳碩南教授、新亞書院輔導長張錦少教授、逸夫書院輔導長莊紹勇教授、醫學院助理院長黃麗虹教授,以及比賽評審黃坤堯教授、劉衛林教授、陳煒舜教授。
「對聯創作比賽」由中文系語文教學組「古典詩詞校園推廣與學習計劃」籌辦,旨在推動校園內古典文學的創作風氣,提升學生對古典詩詞及對聯的興趣。個人組以「山城秋日滄波靜」為上聯創作下聯,而團體組則鼓勵參賽隊伍結合自身特色或理念,創作出一副七言對聯。中文系系主任潘銘基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比賽通過簡單而具挑戰性的創作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對聯及詩詞的核心技巧,進一步提升古典文學的創作能力。
本屆比賽由香港著名學者及詩人黃坤堯教授、劉衛林教授及陳煒舜教授擔任評審,評審標準既注重形式規範,也強調內容創意。得獎作品題材廣泛,如「露港春朝疊巘青」、「水塔春時白霧縈」描寫校園風光;「山城暮雨歸鄉客,古堰春風入夢人」抒發離鄉求學的感思;「在書院進修仁術,於杏林肩負白袍」表達修學的信念和志向。這些作品俱體式嫻熟,韻律諧協,展現了中大學生的創造力及對對聯技巧的掌握。
在評審分享環節中,黃坤堯教授詳細點評得獎作品,並強調對聯創作字數少,須對仗工整,富有新意,並鼓勵學生掌握古典作品的格律,創造出更新穎的意象。劉衛林教授則分享了古典詩歌的抒情傳統,並即席吟誦《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讓與會者感受詩歌的聲情韻律。陳煒舜教授指出對聯實不局限於文言文範疇,也可體現白話文特點,更結合了「正對」、「反對」和「工對」等技巧評點作品,讓與會者深入了解對聯的創作手法。
頒獎典禮設有得獎者分享環節,邀請了四位得獎同學分享創作心得,讓與會者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靈感來源與創作過程。
是次「對聯創作比賽」面向全校學生,藉此推廣古典詩詞的學習與創作。陳煒舜教授特別提到,本次比賽的得獎者來自新聞學院、歷史系、中文教育、航天科學與地球信息學系、醫學院、護理系及中醫學系,反映了中大同學的文學與文化水平。得奬者的多元背景,體現了比賽在校園廣泛推廣古典詩詞創作的目的。
本屆比賽的得獎作品已於4月份在大學書店展出,讓校園師生參觀,感受中大學生的文學才華與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