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523室 |
本科課程入學查詢: | ugadm@cuhk.edu.hk |
研究院課程入學查詢: | CHI-GSAdm@cuhk.edu.hk |
中國語文課程查詢: | uchinese@cuhk.edu.hk |
綜合查詢: | chilan@cuhk.edu.hk |
中文系的課程十分全面,從古代經典到現代文學一應俱全。本系科目分為基本課程和專業課程兩大類。基本課程旨在為同學奠定紮實的中國語言文學基礎,包括「中國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古籍導讀」、「古文獻學概論」、「文字學導論」、「詩選及習作」、「中國文學史」、「音韻學導論」、「中國現代文學導論」九門;專業課程分為四類,科目總數超過七十門,涵蓋經史子集、小說戲曲、語言研究、現當代文學等範疇,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能力自由選修。
本系共有教師四十多位,各在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語言文字學、古代文獻等範疇擁有卓越的研究成果。部份教師兼擅創作,努力推動文學風氣。詳情請參考本網頁「學系成員」。
中文系同學積極投入校園、放眼世界。本系每年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講座,讓同學接觸不同學術思潮;設立暑期實習計劃,為同學提供文化機構工作體驗的機會;鼓勵同學參與大學的交換生計劃,在中國大陸、台灣,以及外國大學作一學期或一年的訪學。此外,本系大力支持同學自行組織的系會舉辦各種學術、康樂活動,如「中文系節」、師生聚餐等,藉以培養同學的組織能力和處事技巧。
中文系均衡而紮實的學術訓練,讓畢業生不僅勝任文化教育工作,也能夠投身商業、行政、大眾傳播、出版、研究等行業。有志繼續進修的畢業生,可在本地和外地大學修讀哲學碩士、文學碩士、教育文憑等課程。
可以。「中國文學」科與其他選修科成績同等看待,但如果兩位申請人成績完全相同,將優先考慮修讀「中國文學」科的申請人。
中學校長推薦、校內成績、課外活動表現,都在考慮之列。
主要參考申請人提交的「其他學習經歷」(Other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in Competitions/Activities)。
視乎每年學額而定,通常約為80人。
不一定,視乎整體成績,而且每年收招生情況都有變化。
本系接受「應用學習科目」中的「實用翻譯(漢英)」科。
中文系考慮BAND A和BAND B的申請。但每年以BAND A報讀的學生數量相當多,根據經驗,以BAND B志願報讀,錄取的機會較小。
循聯招(JUPAS)途徑申請入學者,本系會視乎情况邀請參加面試,面試一般在放榜後進行。
而獲中學校長推薦(SPN)或「其他學習經歷」(OEA)有出色表現的申請人,本系或會邀請參加面試,面試一般在六、七月間進行。
本系也考慮以其他資格申請入學,詳情請參考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網頁「非聯招(Non-JUPAS)入學申請」部份。
本系每年都錄取若干副學士畢業生。申請詳情請參考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網頁「副學士入學計劃」部份。
「文學士(中國語文研究)及教育學士(中國語文教育)」為立志成為教師的同學而設,課程由教育學院獨力開辦,全期五年。中文系為此課程提供若干中文本科知識訓練,但與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修生的科目不盡相同。 有意從事中小學教育的中文系畢業生,在本地大學修讀一年制的教育文憑後,同樣可取得正式的教師資格。
同學只要在修業期間達到課程(Programme)的主、副修學分要求,即可在大學畢業證書上標注「雙主修」、「雙學位」*或「副修」。為幫助同學取得「雙主修」資格,本系已和「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藝術系」互認部份科目的學分。本系日後也會與其他學系、學院商討合作,提供更多互認學分。
* 同屬文學院學系的課程稱為「雙主修」,不同學院的課程稱為「雙學位」
中文系學生有很多海外或前往內地交流的機會︰
地址: | 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523室 |
本科課程入學查詢: | ugadm@cuhk.edu.hk |
研究院課程入學查詢: | CHI-GSAdm@cuhk.edu.hk |
中國語文課程查詢: | uchinese@cuhk.edu.hk |
綜合查詢: | chilan@cuhk.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