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12 / 21
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

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由粵港澳高校中文聯盟主辦,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為發起單位,旨在推動中國語言學的學術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國語言學領域的師生提供一個交流互鑒的高端平台。

首屆書院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承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和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聯合協辦,於2020年12月5-14日以線上形式舉行。

書院的十四場講座,涵蓋了漢語語言學各個方向,吸引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內外愈千人報名參加。這不僅符合了書院創辦的原意,即以區內師生為主體,同時對區外開放,也體現了院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2020 / 12 / 14
「研究新動向」系列座談會(十一)——胡梓穎、李穎瑜

講題一:摘艷六朝——湯顯祖制藝與《紫簫記》的語言藝術

講者:胡梓穎(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博士生)

 

講題二:晚明戲曲評本中「圈」「點」符號差異初探——以《牡丹亭·驚夢》為中心

講者:李穎瑜(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博士生)

 

主持:嚴志雄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4時至6時 

Zoom ID:963 9839 2574,密碼:899419 

 

無需報名,歡迎參加 

如有查詢,請電郵poetics@cuhk.edu.hk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 

2020 / 11 / 06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四講):從封存七十年的信件說起——中國現代派和歐洲左翼文藝研究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四講):從封存七十年的信件說起——中國現代派和歐洲左翼文藝研究

 

錄影重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20 / 10 / 28
「研究新動向」系列座談會(十)——李貴生教授

講題:過猶不及:陳寅恪詩文箋證的貢獻與局限

講者:李貴生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 · 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對談:陳慧博士(中山大學博雅學院講師 · 中華詩教學會理事)

主持:嚴志雄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 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4時至6時

Zoom ID:963 9839 2574,密碼:899419

 

提要:

陳寅恪以其獨特的文史互證研究見稱於世,本講座嘗試把他的詩文箋證安置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範式建立的進程中,審視這些著述與文學批評之間的關係,並會深入討論陳氏「典故批評」的洞見與盲點,反思他的方法能否有效回應當時文學研究所面對的挑戰。

 

無需報名,歡迎參加

如有查詢,請電郵poetics@cuhk.edu.hk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

2020 / 10 / 23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三講):世變與應變之道——晚清廣東詩人張維屏(1780-1859)其人其詩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三講):世變與應變之道——晚清廣東詩人張維屏(1780-1859)其人其詩

 

錄影重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2020 / 09 / 29
「研究新動向」系列座談會(九)——程中山博士

講題:嶺南詩話特色及研究價值

講者:程中山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主持:嚴志雄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4時至6時

Zoom ID:963 9839 2574,密碼:899419

 

提要:

嶺南詩話是中國詩學具有獨特價值的一部分。梁啟超《飲冰室詩話》提倡「詩界革命」,張維屏《國朝詩人徵略》開創「徵略體」詩話,影響深遠。更重要的是,嶺南詩話論及明清粵詩宗唐、雄直詩風、南園詩社興衰等,表現對嶺南詩史的建構和嶺南詩學傳統的自我認同。而嶺南詩話在清代詩壇性靈派與肌理派之爭中扮演調和的角色,也值得注意。

 

無需報名,歡迎參加

如有查詢,請電郵poetics@cuhk.edu.hk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

2020 / 09 / 25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二講):“黃帝四面”相關文獻考辨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二講):“黃帝四面”相關文獻考辨

 

錄影重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20 / 08 / 28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一講):全球華語詞彙與語法研究

文德徽猷(第二輯)學術演講重溫(第一講):全球華語詞彙與語法研究

 

錄影重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20 / 07 / 24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課堂體驗系列講座重溫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課堂體驗系列講座重溫

 

 

第一講:粵語不是漢語?——粵語中的非漢語成份

講者:郭必之教授

第一部份: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二講:孟子的出處進退

講者:潘銘基教授

第一部份: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三講:上古詩歌與婚戀神話

講者:陳煒舜教授

第一部份: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四講:從小說到電影︰略談《半生緣》

講者:麥欣恩教授

第一部份: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20 / 07 / 11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課堂體驗系列講座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課堂體驗系列講座

 

日期: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1時(共分為四節)

語言:粵語

適合對象:有意報讀本系本科課程之中學生

 

第一講:粵語不是漢語?——粵語中的非漢語成份

講者:郭必之教授

時間:上午9時至10時

 

第二講:孟子的出處進退

講者:潘銘基教授

時間:上午10時至11時

 

第三講:上古詩歌中的神話故事

講者:陳煒舜教授

時間:上午11時至中午12時

 

第四講:從小說到電影︰略談《半生緣》

講者:麥欣恩教授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1時

 

Zoom公開講授,報名請按連結

登記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成功登記者將獲發確認電郵。

如有查詢,請致電3943 8622或電郵至chilan@cuhk.edu.hk

 

 

2020 / 06 / 26
文德徽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術演講系列

文德徽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術演講系列

 

日期:2020年05月08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

講題:略論《列女傳》圖文的敘事側重

講者:潘銘基教授

語言:普通話

 

日期:2020年05月29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3時至4時

講題:上古音作為詮釋文獻及歷史的方法

講者:郭必之教授

語言:粵語

 

日期:2020年06月08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3時至4時

講題:高密三李與清代山東詩律

講者:蕭振豪教授

語言:粵語

 

日期:2020年06月26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3時至4時

講題:從作家到愛書家︰葉靈鳳香港時期藏書

講者:黃念欣教授

語言:粵語

 

Zoom公開演講,報名請按連結

登記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成功登記者將於一天前獲發確認電郵。

如有查詢,請致電3943 8622或電郵至chilan@cuhk.edu.hk

 

按此複製海報連結

2020 / 06 / 12
新泉始流——第十屆香港中文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研究生中文論壇

新泉始流——第十屆香港中文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研究生中文論壇

 

日期: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9時正至下午6時10分

會議議程

 

本次論壇將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如有查詢,請與本系辦公室聯絡。

 

2020 / 06 / 08
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第三講):高密三李與清代山東詩律

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第三講):高密三李與清代山東詩律

 

演講紀要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德徽猷」學術演講系列第三場於2020年6月8日進行,題為「高密三李與清代山東詩律」,由本系張錦少教授主持,蕭振豪教授主講。蕭教授在演講開始前重新檢討了詩律的性質,並非一般所想像非黑即白的鐵律,而是複數、異質的。清人的詩律研究,更有重新回溯六朝隋唐詩律及古體格律的成分,詩律的實現(realization)與實踐(practice)也往往並不同步。

蕭教授提醒聽眾,研究清代詩律時必須關注當時的詩學與語言學背景。清代的詩律研究與山東詩學息息相關,如王士禛、趙執信、宋弼、劉藻、李鍈、柯蘅等人均有詩律的專論。高密三李(李憲噩[懷民]、李憲暠、李憲喬)與高密三單、後四靈、王氏五子等人所形成的高密詩派,影響力從山東逐漸擴散,學者每每提及三李狂狷的性格與激進的詩學主張,因而三李對王士禛、沈德潛和袁枚都有不同程度的批判。三李雖然主張學習以張籍、賈島為首的中唐詩風,但李憲喬晚年卻力宗韓愈。

高密三李的詩律主張與其詩論亦有密切的關係,從三李的詩論底稿中,可以窺見他們對王士禛和趙執信不足、粗心之處的回應,以至對雙拗句的定義均與清人有所出入,可見所謂「拗句」概念的形成與實現並非一蹴而就。李憲喬的《拗法譜》除「正律調」外,涵蓋23種拗體,當中有「當世所共知共由」、「王阮亭、趙秋谷《聲調譜》,亦當世所共知共由」以及憲喬所發現的各種拗句形式。李憲喬發現了「拗中拗下中一字不救法」、「首句拗中拗,次句中字或救或不救」、「三仄下不用拗法」等特殊形式,當中又指出其與孟浩然以至中唐詩人的關係。書中又可見李憲喬與桂馥、周永年等山東學人的詩律討論。

在問答環節中,聽眾對語言變化與詩律的關係、中日詩律比較、古律之分、詩律入門論著等問題與蕭教授熱烈交流,蕭教授均逐一回答。

 

錄影重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20 / 05 / 29
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第二講):上古音作為詮釋文獻及歷史的方法

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第二講):上古音作為詮釋文獻及歷史的方法

 

演講紀要

「文德徽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術演講系列」第二講於2020年5月29日舉行。是次講座由本系張錦少教授主持,郭必之教授主講,題目為「上古音作為詮釋文獻及歷史的方法」。郭教授首先對上古漢語的音系、研究材料及構擬方法作了簡單的介紹,繼而以《詩經》為例,說明上古音研究如何為詮釋古代文獻提供了新思路。郭教授又分析了幾個能反映古代中原民族與周邊民族互動交流的借詞,以及解釋了如何從現代方言特徵考察漢代南北方言差異和移民歷史,論證上古音可作為探索歷史的有力工具,甚至進一步成為跨領域研究的橋樑。不少聽眾在講座後積極參與問答環節,踴躍提問,與郭教授就上古音的構擬、古音與方言的關係,以及音韻學等範疇進行交流。

 

錄影重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20 / 05 / 08
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第一講):略論《列女傳》圖文的敘事側重

文德徽猷學術演講重溫(第一講):略論《列女傳》圖文的敘事側重

 

演講紀要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辦學術演講系列「文德徽猷」,首場於2020年5月8日進行,題為「略論《列女傳》圖文的敘事側重」,由本系張錦少教授主持,潘銘基教授主講。潘教授於本場演講介紹了劉向編撰《列女傳》之原因、最早的列女畫像、今見《列女傳》重要繡像本,以及各本繡像敘事側重之異同。

首先,潘教授據《漢書.楚元王傳》之記載,指出劉向編《列女傳》旨在向天子示以前代賢貞及孽嬖女子之故事,繼而從中學習興國顯家之道;復據《漢書.藝文志》及唐代類書《初學記》引劉向《七略別錄》所載,說明《列女傳》書成之際,當具「傳」、「頌」、「圖」三大部分,而今見最早之列女畫像為山東嘉祥縣武梁祠之漢畫像石,以及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其後,潘教授向聽眾展示傳世《列女傳》重要繡像本四種,包括明代余文台三台館刻《新鐫增補全像評林古今列女傳》、清代鮑氏知不足齋刻《列女傳》、阮福摹印南宋建安余氏勤有堂本《新刊古列女傳》,以及《四部叢刊初編》影印長沙葉氏觀古堂藏明刻《劉向古列女傳》,並逐一細加介紹。潘教授續以《列女傳.母儀傳》中〈棄母姜嫄〉、〈鄒孟軻母〉兩則熟為人知之故事為例,析述四部繡像本圖像描繪著重之異同。例如〈棄母姜嫄〉一章,四本各選姜嫄「行見巨人跡」、其棄后稷於冰上而「飛鳥傴翼之」,以及后稷「好種稼穡」等不同情節作為畫像內容之中心;反觀〈鄒孟軻母〉一章,四本則悉取孟母「斷織教子」一幕予以描繪,僅孟母所持斷織之刀具略見小異。最後,潘教授總結各繡像本之畫家同時也是《列女傳》的讀者,當中所見圖像敘事側重之異同,或可反映不同時代讀者對於《列女傳》各篇故事要旨之審視。潘教授亦藉此提醒《列女傳》具備道德意涵,歷代刻本或會因此刪汰〈孽嬖傳〉之部分內容,惟納〈孽嬖傳〉相關故事入《列女傳》以戒天子,本為劉向編書目的其一,是以讀者宜取《列女傳》足本閱之,以明劉向當初編纂此書之完整用意。

講座之後設有問答環節,聽眾於網上平台輸入問題,再由潘教授一一詳加解答。不少聽眾踴躍提問,與潘教授就《列女傳》圖像與古代文獻載體之關係,以及其對南北朝宮體詩寫作之影響等議題展開交流。

 

錄影重溫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020 / 01 / 18
明清詩文講習會(第十四會)

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明清詩文講習雙月會
最新活動訊息

明清詩文講習會(第十四會)

日期:2020年1月18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開始
地點:中文大學馮景禧樓101室
主持:嚴志雄教授

講習會以分享原始文獻、交流意見為主。如交論文稿,則宜分次提交,每次以論文一完整部分為主,不宜過長,以十頁以下為宜。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諮詢,電郵:mingqingshiwencuhk@gmail.com。

— 年份 —